端午演讲稿(端午节习俗和屈原传说讲评稿件)

2024-05-01 1:31:28 体育信息 admin

端午演讲稿

端午节演讲稿例文篇1 大家早上好! 你们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传统节日嘛?(端午节)对,是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的礼仪及传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吃粽子 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传说,和赛龙舟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后,被水中蛟龙所困,人们哀悯同情屈原,每到这一天的时候,就将五色丝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驱赶蛟龙。

三)白蛇传 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端午节的来源和屈原的故事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和屈原的传说

1、后来这些做法就慢慢的变成了今天端午节的赛龙舟、喝雄黄酒和吃粽子等风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听到了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

2、端午节的习俗: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包粽子的习俗,不过也有部分地区存在差异。除了包粽子,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喝雄黄酒,悬艾,赛龙舟,佩香囊,挂钟馗像等等。

3、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传统: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隆重的民俗大节。

4、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5、端午节的习俗包括: 吃粽子: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代表食物,一说是为了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噬咬屈原遗体;二说是因为粽子的棱角像一把刀子,可以将疾病、灾害铲除。

6、端午节的习俗 屈原的牺牲激发了民众的哀思。人们划船在江上寻找他的遗体,并投掷饭团、鸡蛋以喂鱼,还有人倒入雄黄酒以驱邪。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主要的风俗习惯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葛蒲、饮蒲酒、雄黄酒等。 赛龙舟。

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但是区别于作用不一样,南方利用艾叶祛邪祛病,而北方进行避毒避恶,其药理相通,都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端午节来源于自然天象崇拜说 古时候,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为二十八宿,然后把东南西北四方称之为“四象”;在东方的七个方位上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及“苍龙七宿”。

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在我国春秋事情就已经出现粽子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有腊肉香肠粽、松仁莲子粽、蛋黄火腿粽等等口味。赛龙舟。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rlbq.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