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指的是哪些动物(端午节关于五毒的传说)

2024-02-19 22:04:34 体育资讯 admin

五毒指的是哪些动物

五毒是指蝎子、毒蛇、蜈蚣、蟾蜍、壁虎(一说为蜘蛛),这五种动物是中国民间盛传的五大毒物。

在民间,人们为什么把端午节又叫做五毒月?

农历五月俗称“五毒月”。传说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阴阳之气相争,阴气胜出,邪祟、鬼魅、百毒、瘟疫将随着酷暑的到来而慢慢猖獗,于是五月又称为“恶月”。

农历的五月在中国人的传统中称为五毒月,初五是毒日,这一天他们会利用各种风俗进行驱毒辟邪。而在明清时期,新嫁或已嫁之女要回娘家度节,称“躲端五”。

在传统的民俗中,人们将五月称为“五毒月”,是因为农历五月正好在春夏两个季节的交点。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农历五月是我们正式从寒凉到温热的过渡期。

“五毒月”除了时间在农历五月,更重要是因为五月是蝎子、毒蛇、蜈蚣、蟾蜍、壁虎(一说为蜘蛛)等民间盛传的“五大毒物”(简称五毒)出没的时期,所以有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为什么叫五毒日

农历五月是毒月,农历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五毒日是古时的端午节,2023年端午节是2023年6月22日。端午节,古时端午也被称为“五毒日”。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有了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

没有,五毒日是民间一种*说法。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包括以服药和*手段来避五毒之害。

端午节吃五毒饼有什么历史来源典故

这是甘肃一带在端午节的食俗。 这种食俗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一般都是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胡椒粉,而且表面要捏出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后十分好看。

五毒饼是汉族节日食俗,端午节特色食品,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五毒饼其实就是玫瑰饼只不过用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盖在酥皮儿玫瑰饼上。

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老天津卫曾经有一项端午民俗,即食五毒饼,五毒饼是用模子刻好后蒸烤出来的,模子形状不一,里面刻有五种“毒物”的图案。

汉族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但满族人过端午节是为了祈福禳灾。相传很久以前。天地神派人下凡体察民情。五月初五,天地神妆扮成卖油翁吆喝道:“一葫芦二斤,二葫芦三斤。

又有哪些传说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rlbq.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