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二十二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辅助楚怀王。
1、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2、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3、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纪念屈原;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
4、“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1、《唐书礼乐志》也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 王仁裕(880-956)的《*天宝遗事》卷上记载唐玄宗时:“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
2、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资料大全【一】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端,初也。”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意思,后因“五”、“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便成了端午节,又名重重午。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如下: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四)白蛇传说 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感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在浙江绍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传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寻找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