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汶川地震的救灾安置工作仍在进行,获救的地震孤儿暂时被安置在民政部门下属的社会福利院等机构。接下来,民政部门将对孤儿的认养进行安排。对于认养条件,国家《收养法》中针对普通孩子的规定同样适用,但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时,不再需要满足无子女和年满35岁的条件。
1、现在老北川遗址留下了原北川中学。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位于老北川县城中的北川中学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校区后的大山在地震中崩塌,巨大的岩石倾泻而下,把校区彻底掩埋,只剩下一支旗杆、一面在风中摇曳的国旗和一个依旧孤单伫立的篮球架。学校两栋五层教学楼垮塌,1000多师生不幸遇难。
2、北川中学遗址被保留下来,并建立了纪念馆。这一决定旨在让后人能够直观地了解地震带来的灾难和损失,同时也作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纪念地。纪念馆内展示了地震发生时的照片、视频和救援物品等,让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那段艰难时期的历史。
3、北川中学遗址的地址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具体位置在纪念馆北街与西山路交叉口东南约80米的地方。 该遗址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北川中学的废墟保留地。在这场灾难中,北川中学遭受了严重的损毁,成为了灾难的标志性地点之一。
4、是的。实际上,北川中学地震遗址不挖也是出于对遗址的一种保护,以及对遇难者的一种尊重和对后人的一些教育意义。学校整体全部被山崩的巨石覆盖,只有一个在操场上体育课班级的同学幸免。遇难者的遗体至今仍被巨量的山崩掩埋。在学校下方的那块草坪底下,集中掩埋了北川各处废墟中挖掘出来的遇难者遗体。
5、北川中学地震遗址不挖主要是为了保护遗址。这个遗址见证了那场巨大的灾难,是历史的痕迹,需要被保留下来。出于对遇难者的尊重。遇难者的遗体至今仍被掩埋在此,挖掘遗址会打扰到他们的安息,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具有教育意义。
6、实际上,北川中学地震遗址不挖也是出于对遗址的一种保护,以及对遇难者的一种尊重和对后人的一些教育意义。学校整体全部被山崩的巨石覆盖,只有一个在操场上体育课班级的同学幸免。遇难者的遗体至今仍被巨量的山崩掩埋。在学校下方的那块草坪底下,集中掩埋了北川各处废墟中挖掘出来的遇难者遗体。
李阳第一时间跑回北川中学,“我当时一口气跑了十多二十分钟,几乎都是上坡路”,李阳说,自己心情很焦急,但余震仍在不断持续,有山泥从旁滚下来阻住他的去路,他唯有绕开,但仍一路往前冲。
李阳,17岁,男,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5月12日下午,李阳正在北川县委礼堂内等待表演节目。地震发生后,他随着人群跑出,直奔学校。李阳跳上废墟,焦急地喊着“我是李阳,我来救你们了,你们要挺住!”经过紧张的搜救,李阳发现了被压在教室天花板下的廖波。他便鼓励廖波说,一定要坚持住,我的好兄弟。
李阳立即喊来救援人员,并主动举着输液瓶,帮助医疗人员给废墟下的廖波打点滴,直到廖波成功获救。当天,李阳还与其他同学一起,徒手救出了四名同学。熊弼呈,男,13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禹里小学六年级学生。地震中,最后一个冲出教室的熊弼呈跑到楼梯口时,楼梯已裂开一道2尺宽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