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不知道你基础如何,大多数跑者全马破4小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合理训练,月跑量250㎞左右就可以了。 不知道你基础如何,大多数跑者全马破4小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合理训练,月跑量250㎞左右就可以了。 题主给的信息太少,想回答完整这个问题必须知道该跑者的基本信息。
1、- 方法1:间歇训练(慢跑200m+快跑400m)*10组。在约2分钟间隔内,交替进行慢跑和快跑。训练后期逐渐提高步频。- 方法2:12km渐进加速(5分30秒/km跑2km+5分/km跑4km+4分30秒/km跑4km+5分30秒/km跑2km)。保持1km7分钟的步频,跑完3km,使身体适应这个速度和时间间隔。
2、方法1: 间歇训练(慢跑200m+快跑400m)*10组 约2分钟的间隔内,反复进行慢跑以及快跑。训练的后半段如果能逐渐提高步频更好。方法2: 12km渐进加速(5分30秒/km跑2km+5分/km跑4km+4分30秒/km跑4km+5分30秒/km跑2km)维持1km7分钟的步频并且跑完3km,是身体熟悉这个速度与时间间隔。
3、建立个人训练计划 自我评估。开始建立训练计划。拟定第一年的训练量。周期化训练计划。执行年度训练计划。订定每周的训练课表。
4、我体会跑马拉松就要轻快,灵动。只要能松下来,放松的快节奏跑,成绩就会好起来。所以网上有些训练计划是爬山与变速跑。 我觉着变速跑,还有跳绳都可以练习放松与节奏。 你需要一个手表,记录好自己每5公里的配速。建议你第天跑5-10公里,每周来一次长距离跑,比如10-30公里,要能保证两天内可以休息好。
1、选择适合的配速策略马拉松配速策略主要有三种:全程匀速、先慢后快和先快后慢。对于新手,推荐采用先慢后快策略,原因在于:避免起跑拥挤带来的干扰,将前半程的配速略低于目标,以便于热身和适应赛道。利用前半程的低速来逐渐调整状态,后半段再根据身体反馈提升速度。
2、马拉松配速策略主要有三种:全程匀速、先慢后快和先快后慢。对于新手来说,推荐使用“先慢后快”的策略。这种策略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起跑时的拥挤,减少前半程的配速,以便于热身和适应赛道。在前半程,你可以逐渐提高配速,比如从目标配速+2-3秒开始,然后在30公里后根据身体状态灵活调整。
3、目标明确:训练课表会根据你的马拉松目标,如完成时间或个人*成绩,来规划训练内容,让你的训练更有方向。系统训练:有了训练课表,你的跑步训练不再是随意的,而是有计划、有系统的,这有助于提高训练效率。
4、备战全马的策略和半马有所不同,主要涉及训练时间、跑量和配速。如果你已具备一定跑步基础但长期未跑步,应重新规划训练计划。避免仅凭热情冲入全马,需确保充足的跑量积累,以防受伤或比赛痛苦。全马训练应在3-4个月进行,月跑量建议为150-300公里,依据体能和训练基础合理安排。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您目前的跑步成绩和配速显示出您有潜力在马拉松中跑进4小时。建议您在正式比赛前进行一次长距离的跑步训练,以适应全程马拉松的距离感和疲劳感。 初跑者常见的错误是开始时速度过快,导致后程体力不支。建议您在比赛中保持稳定的速度,避免先快后慢的情况。
所以刚开始一定要控制速度,要跑进四小时刚开始速度应该控制在五分半左右就可以,过来三十公里你可以加快点速度五分二十秒左右,控制住节奏你就会按着计划的成绩完成比赛,我的头一个全马成绩是三个小时三十九分多点。也是没经验先快后慢,结果成绩没达到我的预计目标,加油吧,祝你成功。
- 方法2:12km渐进加速(5分30秒/km跑2km+5分/km跑4km+4分30秒/km跑4km+5分30秒/km跑2km)。保持1km7分钟的步频,跑完3km,使身体适应这个速度和时间间隔。目标(六小时以内)跑完全程的步频为1km7-8分钟左右。
制定合理的配速:根据您的训练情况和目标,制定合理的配速计划。在比赛中不要盲目加速或减速,保持稳定的步伐和节奏。 合理分配能量:在比赛中要注意合理分配能量,避免一开始就全力以赴,而是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强度。 保持正确的姿势:正确的跑步姿势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减轻身体的负担。
方法3: 12km配速跑(6分钟/km跑3km+4分30秒/km跑6km+6分/km跑3km)今本步频为1km4分30秒,则可在3小时10分钟以内跑完全程马拉松。进行训练也别忘了放松身体以及稳定自己的呼吸。周末: 20km自由跑 一边调整自己的步频,一边跑完20km。
马拉松的标准距离是4195公里,大多数比赛的关门时间在6小时内,有些赛事的延迟关门时间可能到6小时15分钟。 对于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跑者,用时4小时10分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平均配速在4小时10分钟,意味着每公里的用时大约是5分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