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公元192年三国时期董卓所立的皇帝是哪位 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刘协历史上称为汉献帝。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年-220年在位。
2、封刘协为皇帝。董卓在北芒立下了救驾大功,回京后便掌权。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军阀兵力。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
3、按理说,汉献帝是董卓为了专权而立起来的帝王,在刘协之前,汉灵帝选定的继承人是汉少帝刘辩,可见刘辩才是汉室正统,被董卓拥立起来的汉献帝应该算是“伪”帝才对。
被其亲信吕布所杀。董卓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呼召三台。司徒王允设反间计,挑拨董卓大将吕布杀死董卓,结果成功。初平三年(192年),董卓为其亲信吕布所杀。
公元192年9月,杨彪被任命为司空,公元194年杨彪被任命为太尉,录尚书事,负责朝廷的日常工作。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杨彪也就是勉强维持局面而已。到了公元195年,李傕郭汜二人发生了矛盾,他们在长安城中打了个天昏地暗。
公元192年,农历壬申年,东汉初平三年,吕布与王允杀董卓。袁绍与公孙瓒界桥之战、巨马水之战、龙凑之战。袁术击袁遗扬州之战。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率兵攻入长安,又和韩遂,马腾的兵马交战,关中大乱。
)新莽地皇四年(23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火烧未央宫。2)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因董卓被诛引发了在长安城内的激烈战争,未央宫再次被严重破坏。3)唐朝末年,战乱频仍,政治中心东移,未央宫沦为废墟。
其一,汉献帝连续多次提出了禅位的想法。起先曹丕一直不接受,后来才接受了。肯定有人认为,这是汉献帝在曹丕的压迫下作秀,不过汉献帝不会这么配合。尽管汉献帝禅位并非他主动,是有人向他提起。
东汉献帝刘协就因为多说了几句话,人生由此而改变,被拥立为帝,然后被军阀抢来抢去,“协天子以令诸侯”。最后还禅位给了曹丕,成为东汉的亡国之君。噩梦是从公元189年开始的。
曹丕觊觎帝位,威逼汉献帝禅位汉献帝会禅让帝位,同曹丕威逼有很大关系。曹操在世时候,他的梦想也只是封王,没有敢进一步称帝,想要自己当皇帝。
刘协禅位给曹丕其实是有原因的,就像曹丕没有杀掉刘协一样。虽然刘协做了多年的皇帝,实际上权利这件事情从来和他无关,汉朝权利全部握在曹氏的手中。
以德报怨三国时有位人物叫苏则,字文师,扶风郡武功县人,现在的陕西武功。苏则严格来说既是汉臣又是魏臣。因为苏家是当地大族,汉献帝兴平年间,苏家所在三辅地区战乱不断,老百姓受到劫难,很多人流离失所。
曹丕即位为魏王,仅几个月后汉献帝刘协就禅让帝位于曹丕,曹丕成功地建立魏朝,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为何曹丕即位如此轻易?不过曹丕不能去对汉献帝明言。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企图攻占许昌,从而南下攻曹。最终,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战胜袁绍,成就战争史上的经典一战。但如果当初曹操定都洛阳,而不是许昌,或许袁绍就能直捣中枢,没官渡之战什么事了。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进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他大破世族军阀袁绍以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曹操从建安元年,也就是195年,在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从兖州鄄城迁至许昌,从此,一直到200年官渡之战后,202年征服冀州,204年打下邺城始,即开始营造邺城。后220年曹丕即位,迁都邺城。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具体哪年我不知道,没功夫去翻史料,我只知道,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汉帝迁都许县(许昌),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东汉和曹魏。东汉时期东汉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迁都许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汉朝末代都城。三国时期三国时期,魏称颍川郡,属豫州,建安区、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
1、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立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一代枭雄,不怕遗臭万年的桓温也不缺乏这英雄的博大的同情心: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猨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3、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