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人们进餐次数通常以一日三餐为标准。中医和佛教都“过午不食”,所谓“午”就是中午11点~13点,过了13点就不能再吃饭了。在佛教里,佛教的信徒们每日两餐,过了中午一点信徒就不再进食了,这就是过午不食。
佛教认为,不吃晚饭,胃肠压力小,身轻心安,肠胃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悟道、入禅。其实过午不食是为了减轻肠胃的负担,但一味的忍受饥饿,胃里没有食物,也会对胃肠造成伤害。
不过现在的人不到半夜三更是不会睡觉的,晚上空腹的时间过长,对肠胃伤害较大,因此过午不食就变得不那么科学了。但是晚餐要少吃早吃是科学的,这样既对健康有力,又能避免脂肪堆积,有助于减肥。
是否有科学依据呢?长时间过午不食的话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肠胃功能受到损害,虽然这样的方式能够将我们的体重控制下来,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健康。
过午不食不合理不正确。“过午不食”的说法来自佛教,“过午不食,食欲少,能减少男女爱欲之心;能得身心轻安,让肠胃得到适当休息……”,对于僧侣们来说,每餐吃完饭后主要就是打坐修行,热量消耗少。
古代的“过午不食”的“午”指正中午。过午不食科学可行。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不非时食”。也就是说不能在规定许可以外的时间吃东西。
过午不食是一种因人而异的减肥或养生方法,像刘女士这样每天工作轻松,日常对能量需求不大的人,逐渐养成过午不食,确实是有好处的,在做到均衡饮食的情况下,副作用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