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介绍(端午节文字传说)

2024-02-12 16:35:36 体育资讯 admin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介绍

1、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的故事传说

端午节传说之一:曹娥传说 端午节的之一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 (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

(四)白蛇传说 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感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端午节的来历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屈原 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传统活动。而吃粽子则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时也有辟邪驱瘟、保平安的寓意。从此,端午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相关典故和寓意 端午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寓意。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实际上,端午节并非仅仅为了纪念谁而来的,而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它源于自然天象崇拜和神话信仰。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12 bytes) in /www/wwwroot/rlbq.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