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故事传说(山西民俗端午节的传说)

2024-01-13 8:56:44 体育资讯 admin

端午节的故事传说

1、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1、(1)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节,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

2、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纪念屈原;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3、端午节 ,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由来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纳祥、辟邪攘灾。下面是我带来的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希望对你有帮助。 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4、端午又称天中节,所以,端午始源应该是夏至。四种端午节的真实来历说法中,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 端午节的风俗 扒龙舟 扒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

山西端午节的民风民俗

1、端午节吃粽子,是山西省城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子时,浸米时水里放艾叶,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

2、送瘟神、戴香包、染指甲、饮雄黄酒、捉蛤蟆、插艾蒿、逛庙会、贴黄符。山西历史上端午食粽风习很浓。山西的粽子多以黍米(一种糯黄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伴糖。

3、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的第一项风俗就是包粽子,吃粽子。太原和全国各地一样也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用苇叶包上糯米或黄米、红枣、小豆等,外以马莲捆扎。

晋中市端午节的习俗和资料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是山西省城乡人民传统的习俗,包粽子时,浸米时水里放艾叶,粽子以黍米为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

压马路 压马路是晋中黄陵县的民俗文化,每年的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在黄陵县城北的鱼沟村进行压马路活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rlbq.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