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弑君曹髦死后司马昭为何没有称帝 真相是什么

2023-12-25 2:11:37 体育信息 admin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司马昭弑君曹髦死后司马昭为何没有称帝 真相是什么 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在此背景下,迫于内部势力和曹魏上下的舆论压力,司马昭自然不好强行登基称帝。三另一方面,司马昭弑君后,另立曹奂为帝,很可能是因为他想学习魏文帝曹丕,走禅让的途径来成为皇帝。

2、司马昭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两次接受加九锡之礼而没有称帝的人,曹操不称帝,是因为他自己不愿意。司马昭倒是非常想做皇帝,可惜心愿未能实现就离开了人世,把开国之君的位子无奈地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炎。

3、其次就是他称帝的条件当时并不是很成熟。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前,司马昭一直都依靠着曹魏臣子的这个旗号来掌控着曹魏当中的军政权力,所以说他的大半辈子其实都是曹魏的臣子。

4、这个时候司马昭还被被加过九锡,但是他知道自己声望不够,没有接受。因为接受九锡,基本就等于第二个皇帝了。而且这之后司马昭征讨叛乱,立下不少战功,本来可以顺利晋为国公。

5、司马昭虽然手中掌握着曹魏朝的军政和兵权,当时已经是司马家族的天下,只差一个称帝的名号而已。但是司马昭还是认为时机不够成熟,也不愿背负谋反的骂名,所以到死都没有称帝。

司马昭弑君

司马昭与曹髦的对决充满了惊心动魄,由此还流传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曹髦欲击杀司马昭,被身边人告密,失败。曹髦被司马昭的部下杀害,司马昭杀掉曹髦的忠良之臣。

司马昭弑君,亦称甘露事变或甘露之变,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继正始之变以后的又一次重大政变。事件源自曹魏皇帝曹髦和权臣司马昭之间的权力斗争,最后以司马昭废黜并杀害曹髦以及保住大权而结束。

司马昭弑君案有什么影响司马氏在曹魏的政权已经达到巅峰,司马昭杀掉曹髦的行为彻底揭下司马氏代魏建晋的野心。司马昭弑君事件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对司马氏篡权的进度、司马昭的名声都有很大影响。

甘露五年五月(260年6月)事件发生于魏都,曹髦欲讨伐司马昭,却因王沈、王业的而泄密,其本人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武士成济弑于南阙。

成济协助司马昭弑君,为何最后被诛灭三族?

1、根据部分史籍记载,事后司马昭又诛灭了成济的三族。总的来说,成济没有做错,他作为死士,只是执行了上级的命令,真正有问题的是司马昭。

2、之所以说成济死得冤,是因为他当初奉命将曹魏的皇帝曹髦杀死,最终却被司马昭当成了一个挡箭牌和替罪羊,甚至还被夷灭了三族。

3、司马昭篡位的心思很明显,贾充作为司马昭最信任的人,一直为他出谋划策。而贾充最为令世人唾弃的,便是其弑君之罪。曹髦不堪司马昭专权,于是起兵攻之。曹髦敢于亲攻司马昭,是凭借着道义,皇权与皇威。

4、后来,有史书记载,司马昭上书请求诛连成济的亲属,获得郭太后准许,诛灭了成济的三族。也有史书说,成济之兄成倅“刑止其身”,没有株连亲属。无论如何,成济本人终究是当了司马昭弑君的执行者和替罪羊。

5、事后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曹髦被追贬为庶人,忠于曹髦的大臣王经及亲属被杀,成济则作为替罪羊被夷灭三族。

6、事后司马昭另立曹奂为统治者,曹髦被追贬为庶人,忠于曹髦的大臣王经及亲属被处决,成济则被夷灭三族。

司马昭弑君案有什么影响

司马昭当街弑君的影响:司马昭当街弑君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给了司马昭不小的压力,这让其没能完成篡位称帝的目标。为了抵消这一负面影响,司马昭在公元263年发动了魏灭蜀之战,派遣钟会、邓艾等人消灭了蜀汉。

当然,弑君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给了司马昭不小的压力,这让其没能完成篡位称帝的目标。为了抵消这一负面影响,司马昭在公元263年发动了魏灭蜀之战,派遣钟会、邓艾等人消灭了蜀汉。

曹髦的表现就和刘协刚好相反,一心要诛杀司马昭,结果事情败露,司马昭先下手为强,命人杀掉了曹髦。一开始司马昭也没有诛杀曹髦的心思。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rlbq.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