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简介 100字 (甘肃省张掖市简介)

2023-12-19 9:54:31 体育知识 admin

张掖简介(100字)

1、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 张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水草丰美,素有金张掖的美誉。

谁能说说历史上的张掖,详细

1、张掖,别称甘州,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水草丰美,素有“金张掖”的美誉。1986年国务院公布张掖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

2、地级张掖市辖原张掖地区的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甘州区。

3、汉武帝公元前111年设张掖郡,十六国时期为北凉国都。隋改张掖县,公元609年隋炀帝于此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唐“安史之乱”后被吐蕃所占,公元852年张仪潮收复。

张掖的介绍

1、张掖在哪里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2、张掖在哪里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甘”之名由此而来。东邻武威、金昌,西接酒泉、嘉峪关,南接青海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汉武帝丁原六年,设张掖县,意为“张果怀抱连通西域”。

3、张掖市面积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万。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98%。

4、张掖古称甘州,酒泉古称肃州。元朝甘肃立省时取两州首字而成,省会甘州。

5、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地区和金昌市,西连酒泉地区,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6、张掖的更高海拔是东大山,海拔为3633米,更低海拔位于高台县天城村,海拔为1200多米。张掖又称为甘州,是甘肃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的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接下来继续具体介绍张掖海拔。

我国之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市

我国之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市是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和房格里沙漠南部边缘的张掖市,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走节水型社会之路,打造节水型经济模式。

年3月,水利部确定张掖为全国之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南依祁连山,北邻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我国之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市为张掖市。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处于沙漠边缘,是甘肃省的商品粮基地。全市主要依赖黑河入境水源,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与地下水超采严重等问题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年3月,甘肃省张掖市被确定为全国之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此后又相继在四川绵阳、辽宁大连、陕西西安等地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几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西北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地区是我国之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提供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制度实践。

谁知道张掖这个名称的来历

1、张掖地名源自“伸张国掖,以通西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张掖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张掖本来是匈奴觻得王的地盘,故被称为觻得,汉朝改其名为张掖,意思是伸张中国的臂掖,“以威羌狄”。张掖,甘肃省省辖市。

2、张掖地名是依据其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而得名的。首先,从地理特征来看,张掖一名源于张国臂腋之意。在汉语中,张意为张开、伸开,而掖则意为辅助、支持或扶持。

3、夏帝禹元年,张掖属《禹贡》雍州之域,西戎氏之故墟。禹封少子于西戎,世代为首领。周穆王十三年,祭公率师随穆王西征,西戎归顺。1985年5月,撤销张掖县,设立县级张掖市以原张掖县行政区域为张掖市的行政区域。

4、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命名张掖,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rlbq.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