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穴位解决肝脾不合,养肝护目多吃这些(疏肝理气的穴位)

2023-12-16 17:32:52 体育资讯 admin

6个穴位解决肝脾不合,养肝护目多吃这些

1、第三阴交穴 三阴交有很多奇妙的效果,对身体健康具备好处,仅仅很多人都不怎么掌握,特别是对医护肝脏功能起到的作用。

5个穴位经常按,能疏肝气、抑肝火,不妨了解

1、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与肝胆关系密切,经常按摩能够有效缓解口苦之症。位于人体小腿外侧,在膝关节下方外侧有一个凸起的小骨头(腓骨小头),在此高点的前下方大概一寸左右有一个凹陷处则为阳陵泉穴。

2、肝火按什么穴位 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3、按揉方法: 仔细找到最痛的点,每日按揉3-5分钟即可,能养肝护肝,帮助疏通经气运行。

【中医指南】养肝常按这4个穴位

1、肝俞穴 取穴法:双手握拳,手臂屈曲,拳背置于后背两侧,当前臂呈水平位时,手背的位置就是肝俞穴。操作方法:用拳背在穴位上做上下搓动,以局部发红发热为度,按摩3-5分钟。作用:疏肝利胆,理气明目。

2、太冲穴 位置: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功效: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经常按摩刺激太冲穴,可以起到很好的养肝护肝的作用。

3、肝俞穴 位置:肝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改善肝功能,治疗肝病的*穴——肝俞穴

1、疏肝泄胆 肝俞为肝脉经气转输之处,而肝气欲散,喜条达,恶抑郁,故泻本穴可疏肝解郁,理气利胆,凡肝失疏泄所致之胁痛、黄痘、脘腹胀痛等证,皆可治之。

2、“肝俞穴 ”:“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3 肝俞的功效与作用 缓解治疗胃肠病、胸痛腹痛、脊背痛等。缓解治疗皮肤粗糙、黄疸、老人斑等。

3、指压第十根胸椎之间左右5寸处的肝俞穴,能使胃功能恢复正常,对于治疗宿醉也有显著功效,除指压肝俞穴外,也可握拳敲打。

大敦穴-不抱怨、不生气的养肝大穴

而本穴又为 肝经井穴 ,而“井”是源头的意思,可以说 大敦穴 是 肝经敦养、滋生脉气的根源。

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大敦穴——泻肝火 位置: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作用: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按摩手法:指压时强压7-8秒,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复10次左右。

按摩:采取俯卧姿势,双手大拇指的指腹分别按压在脊柱两侧的肝俞穴,由轻到重的做旋转式按摩10秒再放开,重复按摩约5分钟,至局部有微微酸胀感为宜,注意手法柔和。

取穴时,可选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际约二毫米处。为肝经井穴。调度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三阴交:肝阴缺少、肝血缺少能够养肝护肝,可挑选三阴交穴。

太冲穴 位置: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功效: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经常按摩刺激太冲穴,可以起到很好的养肝护肝的作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12 bytes) in /www/wwwroot/rlbq.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